登顶珠峰北坡女性第一人,ldquo珠

北京白癜风最好医院在哪 http://pf.39.net/bdfyy

今年,是中国人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60周年,半个多世纪以来,神圣巍峨的世界屋脊,让无数人为之前赴后继。

登山史册中,有一个名字不应被遗忘,她就是中国女登山家潘多。

45年前,36岁的藏族姑娘潘多,在雪山的见证下,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珠峰北坡登顶的女性。

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到珠峰女神,她用手中的冰镐、脚下的登山靴,留给世人一串向上的足迹……

01

雪山的女儿

潘多的一生,都与珠穆朗玛峰紧紧相连。

年,潘多出生在西藏昌都地区一户贫穷的家庭。8岁那年,父亲去世,她和母亲一路乞讨到了父亲的老家——日喀则地区。

这里是著名的登山之乡,珠穆朗玛峰北坡攀登的起点。当时的潘多绝想不到,20多年后,她正是从这里出发,挟裹着冰雪,步入人生的巅峰。

在日喀则,母女二人艰难度日。为了换取吃食,潘多给领主放牧,母女俩扛着六七十斤重的木箱,翻越海拔几千米的高山。

几年后,母亲去世了。

孤苦无依的潘多流落到拉萨,成了拉萨七一农场的一名种菜工。年,国家登山队挑选队员,19岁的潘多被选上了。

长跑、举重、跳鞍马、负重行军……严格的体能和技能训练让许多男队员都吃不消,可潘多不怕。少年时遭遇的苦难成了她最大的财富。适应能力好、毅力强,这些优势很快让潘多在队伍中脱颖而出。

年2月4日,20岁的潘多第一次攀登雪山,成功登顶唐拉堡峰。自此一发不可收拾,7月,她和队友登上了海拔米的慕士塔格峰,打破了世界女子登山高度纪录。年,潘多登顶公格尔九别峰(米),再次刷新了纪录。

▲图为公格尔九别峰(米)来源网络

雪山上气候恶劣,四季飞雪,山形陡峭,地形复杂,白雪覆盖下可能是几百米深的裂缝。在公格尔九别峰下撤途中,潘多的5名队友因为雪崩不幸遇难,潘多也被大雪掩埋,双脚严重冻伤,被截去五个脚趾。

这是一份要命的事业,可攀登者的人生没有后退,只有向前。

02

光荣与梦想

年,国家再次启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计划。

潘多心潮澎湃。身为藏家女儿,潘多对珠峰,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。在藏语中,珠穆朗玛是“大地之母”的意思。在她心中,珠峰就是至高无上的女神。

可这一年,她已36岁,刚刚生完第三个孩子。哺乳期的孩子,离不开她。产后发胖的她已经有多斤,冻伤的脚趾红肿发炎,骨膜炎的疼痛日夜折磨着她。

年龄没优势,身体也大不如前。去,还是不去?

必须去!这是她的使命,也是她毕生的梦想。

潘多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北京进行体能训练。一个半月下来,她的体重从80公斤减到了50公斤,三个手指的俯卧撑能做50个!

年3月,潘多随队伍来到珠峰脚下,她被编入了运输队。4月,第一次登顶失败,队长邬宗岳不幸牺牲。5月17日,潘多带领第二队开始攀登。

潘多与队友们在险峻的雪山冰壁之间艰难行进了4天,到达米的营地。高空寒风卷着大雪肆虐,氧气有限,潘多和队友们蜷缩在帐篷里,苦撑了三日。26日,天气稍有好转,他们抓住时机奋力攀登,达到米高度。

此时,这支队伍里有九人因身体原因被迫下撤,潘多是唯一的女运动员。重任在肩,潘多只说了一句话:“只要我潘多还有一口气,我就是爬也要爬上珠穆朗玛峰。”

在攀登到米至米高度时,潘多一下失去重心,身体突然向后仰翻,眼看就要掉下悬崖。生死之间,她迅速抓住岩壁上一块突出的岩石,脚插进岩壁裂缝,控制住身体,才捡回了一条命。

5月27日下午2点半,历尽千难万险之后,潘多和另外8名队友,从北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,“报告北京,报告祖国,现在是年5月27日14时30分,中国登山队,九名队员,成功登顶!”

潘多和队友们把五星红旗举了起来,一齐高呼:“共产党万岁,毛主席万岁!”一边喊一边哭。

▲年5月27日,我国登山队员索南罗布、罗则、侯生福、桑珠、大平措、贡嘎巴桑、次仁多吉、阿布饮、潘多从北坡登上珠峰,潘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顶成功的女性。

潘多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女性登山运动员!

接下来,为了配合完成心电遥测,潘多努力控制住因极寒和缺氧导致的身体抖动,在一米多宽的顶峰躺了六七分钟,传回第一份来自世界屋脊的心跳。

这份心电图至今仍是唯一一例,它属于潘多,也属于全世界!

▲图为潘多(左四)从珠峰返抵大本营时的照片。来源:新华网03

雪山见证的爱情

因为共同的理想,潘多遇到了心中的白马王子——邓嘉善。英俊硬朗的邓嘉善,是潘多所在的第二分队副队长。一起工作时,潘多用女性独有的细腻照顾着邓嘉善,看他工作忙,就把铲雪、烧水、煮饭的活全揽了。

一次,潘多登山时冻伤了脚趾,患了雪盲。绝望之际,远远看见邓嘉善牵着一匹马出现在她面前。他扶潘多上马,慢慢走回营地。一匹马、两个人,在潘多心里,漫天的风雪早已化为融融春意,纯洁的爱情如雪莲一般,在雪域高原绽放。

年1月10日,潘多和邓嘉善喜结连理。没有婚纱、没有结婚照,他们穿着训练服登记,蓝色的线衫绒裤上还打着补丁。婚后,他们一直奔波在登山事业第一线,三个孩子只能寄养在亲戚家。

尽管聚少离多,可他们依旧彼此牵挂,相互鼓劲。年那次登顶,邓嘉善也在,他被编在物资队伍里。他在米营地完成工作任务下撤时,两人相遇了。两月未见,潘多激动地冲他挥手,邓嘉善举起冰镐,向峰顶指了指,潘多狠狠点头。

两人擦肩而过,渐行渐远,这一去,可能就是永别。

上山时,潘多看到前方山路上邓嘉善提前插下的一面面小红旗路标,眼泪流出来了……

年,从登山队退役后,两人回到了邓嘉善的故乡无锡。

雪山的疾风骤雪换成了江南的烟雨杏花。

不变的是,邓嘉善始终牵着潘多的手,一起往前走。

不变的是,潘多始终投身于攀登。

年,69岁的潘多带领志愿者们登上了海拔米的珠峰大本营。

▲年7月16日上午,潘多带领30多位志愿者登上了海拔米的珠峰一号营地。

同年,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,潘多光荣地成为8名护旗手之一。

年,75岁的潘多因病逝世。

6年后,年5月27日11点,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再次登顶成功。

还是那条路,还是那串足迹,雪山巍峨,神女无恙。

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大山,潘多告诉我们,在翻越高山时,我们的姿态是向上,继续向上。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xuemanga.com/xmsp/5727.html